当前位置: 深圳国际人才交流中心 新闻动态

俄罗斯科技合作组织座谈会在京召开

发布时间:2019-12-11

20191210日下午,俄罗斯科技合作组织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国科学技术部外国专家服务司副司长徐晧庆、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夏兵,以及中国科学技术部引进国外智力管理司、国际合作司,中国驻俄罗斯联邦大使馆科技处、清华大学俄罗斯研究院、深圳国际人才交流中心有关人员与来华参加“俄罗斯科技合作组织中国行”的俄罗斯国际科技合作协会、俄罗斯(国际)科学与工程社团联盟、全俄发明家和创造者协会、俄罗斯(国际)高校毕业生联合会、俄罗斯科技合作与人才交流中心、希瓦博创新控股集团等6家科技合作组织代表进行座谈。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中心一级巡视员刘永志主持座谈会。

座谈会上,中国驻俄罗斯联邦大使馆科技处二等秘书张田首先介绍了此次“俄罗斯科技合作组织中国行”简要情况。他表示,通过9天的参观考察和座谈交流,俄罗斯科技合作组织代表团(以下简称代表团)基本了解了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河北、浙江、深圳等省市的科技创新现状和合作需求,感受到了当地对中俄合作的殷切希望,并且找到了合作的切入点。此次活动基本完成了服务首长机关决策、服务中俄科技创新年布局、服务第十八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以下简称大会)的任务。

随后,俄罗斯国际科技合作协会、俄罗斯(国际)科学与工程社团联盟、俄罗斯(国际)高校毕业生联合会等3家科技合作组织代表先后发言,畅谈来华访问交流感受与收获,并对如何加强中俄科技创新合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俄罗斯国际科技合作协会主任德米特里·普拉达索夫斯基在发言中表示,此次由中国驻俄罗斯联邦大使馆和中国科技部共同组织的俄罗斯科技合作组织访华活动路线设计合理、内容丰富、收获很大,回国之后将积极推动与此行访问的中国省市开展合作。他同时指出,目前在中俄科技领域还存在如部分俄罗斯企业对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存在顾虑;中俄在中小企业合作方面鲜有成功案例可资借鉴;两国科技界与企业均存在信息不对称现状,受到信息不准确、不可靠、不全面的困扰;俄罗斯科技界进入了代际交替期,年青科技工作者大量涌现,中俄科技合作传统需要在年青一代心中加强等值得注意的问题。对此,俄罗斯国际科技合作协会愿与中方一起,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共同克服困难、消除顾虑,推动中俄两国的务实合作。

俄罗斯科学与工程社团联盟副主席、执行主席谢尔盖·德卢卡联科在发言中建议,中俄可以在工程技术领域开展诸如共同出版包括术语释义、技术标准等内容的工程技术手册(中文版);共同开展设计、研究,确定中俄工程型人才的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使中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等多领域的合作。同时他还希望中方能够积极参与该联盟拟于2021年第四季度召开的国际会议的策划和筹备工作;组织中国工程师参加该联盟组织年度工程师竞赛等活动,以加强中俄合作交流。

俄罗斯高校毕业生联合会高级顾问(前副主席)奥列格·桑科对此行中方务实、深入、细致的工作态度非常满意,特别是河北省悉心收集整理的对俄项目需求目录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但他也提出,由于语言的障碍,双方交流的很多信息未能准确传达,建议在将来的合作中,双方能够将合作的核心内容翻译成对方的语言,提前交给对方,这将对随后的沟通交流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在自由交流环节,清华大学俄罗斯研究院副院长董戈、中国科技部外专司副司长徐晧庆先后发言。

董戈副院长介绍了研究院的基本情况,并与俄方就下一步即将开展的合作进行了交流。徐晧庆副司长在交流中回顾了中俄友谊的悠久历史,以及科技合作的良好传统,表示中方始终愿与俄方开展科技创新合作。他指出,中俄科技创新合作应是主动关注对方利益交汇点与关切,尊重对方法律,保护双方合法权益的共赢合作;应是两国间,以及与其他各国间的长期合作;应是使专家交流与技术合作相结合,使专家引进与长期的人才培养相结合,使专家机构、高校、企业相结合,使人才、技术、项目、资金、平台相结合的,旨在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转化等方面发展的深度合作;应是共同寻找适合两国情况且有效合作路径的,并且通过平台、网络的建设,实现信息对称、供需信息互通的创新合作。

座谈会最后,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夏兵进行了总结发言。他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今年6月,两国元首宣布建立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宣布将科技创新作为新时代两国首个国家年的主题,这一举措将中俄科技创新合作提到了历史的新高度,指明了两国新时代合作的主要方向。人才合作是所有合作的基础,人才交流是促进各领域交流的重要手段,已经举办了十七届,以“融全球智力、促创新合作、谋共同发展”为宗旨的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正是为国际科技创新和人才交流搭建的重要平台。通过大会这个平台,不仅可以使中俄两国的交流越来越热、隔阂越来越少,更可拓展合作渠道,实现中俄之间、与其他各国之间的互利合作,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