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国际人才交流中心 新闻动态

活动预告 | 第3届面向东盟人工智能合作会议即将举办(内附人才需求)

发布时间:2025-08-11

为深入落实《中国—东盟科技创新提升计划》《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等政策部署,进一步强化广西作为中国人工智能企业走向东盟的枢纽节点定位,由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3届面向东盟人工智能合作会议拟于2025年9月16日在广西南宁举办。

本次会议聚焦技术前沿与区域适配、产业赋能与场景落地、生态构建与标准协同三大核心维度,邀请中国和东盟国家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等各方代表,共同围绕“生成式AI大模型的东盟语言适配与优化”“具身智能在东盟传统产业的应用”“医疗健康AI的区域协同”“跨境数据流动与安全治理框架”等重点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以创新合作携手应对共同挑战。(主办方将负责受邀参会人员的国际差旅和当地食宿)

一、会议主题

AI赋产业·数智启未来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

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技术研究院

协办单位: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中关村科金技术有限公司(待定)

广西计算机学会

三、时间地点

时间:2025年9月16日

地点: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桂花路8号华为广西园区A3栋2层多功能厅

四、出席人员

会议规模:500人

会议嘉宾:中国和东盟国家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学者、企业家、政府官员、国际组织、投资机构、行业组织及协会代表等

五、会议安排

本次会议将采用“1+1+N+N+1”+X的层级架构,包括1场主论坛、1场圆桌对话、N项成果发布、N个项目签约、1个产业供需对接区及X支参赛队伍的系列大赛活动,旨在畅通“广西集成”枢纽、构建多边创新联合体、双向赋能产业升级并输出区域合作范式。

具体日程如下:

09:00-18:00 产业供需对接

13:30-14:00 参会签到、领取资料

14:00-14:05 开幕式

14:05-14:25 领导嘉宾致辞

14:25-15:00 成果发布

15:00-16:00 主旨演讲

16:00-16:10 合作签约

16:10-16:20 颁奖仪式

16:20-17:20 主旨演讲

17:20-17:50 圆桌对话

18:00 会议结束

六、组委会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771-5313006,5873200

咨询邮箱:china-asean-ai@gxai-data.cn

联系人:

苏璇,18178629200,suxuan@gxai-data.cn

黄湘婷,18878724681,sugarhxt@163.com

七、报名方式

扫描二维码参与报名。

期待与您相会在九月的绿城南宁,共襄中国—东盟科技创新合作盛会。


附件:广西人工智能领域高层次人才需求信息表

1、广西大学

简介:广西大学坐落于素有“中国绿城”之称的广西首府南宁,是广西唯一的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学校学科涵盖哲、经、法、教、文、理、工、农、医、管、艺等11大门类,一级学科38个。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3407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75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996人,全职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人选6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26人。

具体方向:多模态信息处理与跨模态大模型、医学人工智能与数字医学技术、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数据挖掘、生物信息学与计算模型、智能机器人技术与具身智能、自然语言处理与知识图谱

详情请扫码查看

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简介: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入选首届“全国文明校园”高校。学校是全国四所电子科技大学之一,始建于1960年,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桂林电子工业学院,2006年更名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开设有本科专业77个,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3个。

具体方向:人工智能基础与安全、大模型与智能体、数据工程与要素流通、智能机器人及嵌入式系统、智能制造与智能驾驶

详情请扫码查看

3、广西师范大学

简介:广西师范大学地处世界级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桂林,是国家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广西重点建设的“国内一流大学”高校,全国文明校园。有王城、育才、雁山3个校区。目前,学校入选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项目240人次,其中国家级人才项目33人次,其中入选国家重大人才项目14人次。2个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6个团队入选自治区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具体方向: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安全、智能机器人

详情请扫码查看

4、桂林理工大学

简介:桂林理工大学坐落于世界级旅游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学校源于1956年创办的桂林地质学校,先后隶属国家重工业部、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98年管理体制改为中央与地方共建、日常管理以广西为主。学校现有二级教学单位2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7个,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有本科招生专业69个、高职高专专业37个,各类全日制在校生4.6万余人。现有教职工330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923人,博士生导师100余人。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等国家级高层次专家、人才40余人次;广西“八桂学者”等省部级高层次人才90余人次。

具体方向:计算机视觉、数据挖掘、智能机器人

详情请扫码查看

5、广西民族大学

简介:广西民族大学地处广西首府南宁,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学校占地面积3600亩,现有相思湖、思源湖和武鸣三个校区。现有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8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70余人。拥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才、广西八桂学者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百余人次。现建制28个教学学院,全日制在校生4.3万余人。

具体方向: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算法、具身智能

详情请扫码查看

6、广西科学院

简介:广西科学院成立于1978年5月,是自治区人民政府直属的正厅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是开展关键共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科技问题研究、为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科研机构。全院以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重点布局了海洋、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生物技术、生态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高性能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研究领域。内设7个管理机构,8个内设科研机构,2个独立法人公益一类研究单位,1个高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同时,拥有34个新型研发机构,其中,与地市共建分院4个、与院士团队共建研究院3个。全院现有在职职工825人(含科研人员685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295人,博士243人、硕士292人。建有研究生院1个、博士后工作站2个,现有在读博士5人、硕士217人、在站博士后21人。全院牵头建设各类创新平台63个,其中国家级创新研发平台4个、省部级各类创新平台33个、院建野外台站4个、科普类平台22 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个)。

具体方向: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机器人、数据挖掘与智能融合、人工智能安全与伦理、多模态大模型算法、机器学习与具身智能

详情请扫码查看

7、广西海洋科学院

简介:广西海洋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是广西科学院管理的正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全院以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重点开展红树林保护与利用、珊瑚礁保护与恢复、海草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海洋腐蚀防护、近海动力过程、海洋药物制造、北部湾特色海洋生物资源保育、海水增养殖、水生动物医学技术、智慧渔场构建、海洋哺乳动物科学教育等领域的研究。拥有1个国家计量认证实验室、4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3个自治区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新型研发机构、8个支撑平台、多个服务平台以及科研基地。

具体方向:智慧育种与基因组学、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机器人、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安全与伦理、遥感与海洋信息智能

详情请扫码查看

8、广西北投信创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简介:广西北投信创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北投信创”)成立于2020年10月,注册资本3.6亿,是自治区政府直属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 

北投信创以市场为需要,以创新为动力,以安全为保障,以项目为支撑,在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口岸、智慧水务、数字供应链平台发力,致力于打造形成一支立足广西、辐射周边、面向东盟的,以信创科技为主的、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数字技术新力量,有力带动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信息产业转型升级, 引领广西经济社会实现新发展、新跨越。

具体方向:人工智能

详情请扫码查看

9、广西北投交通养护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简介:广西北投交通养护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是中国500强企业——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集团公司本级及所属单位具备路基路面、桥梁、隧道养护甲级,交通安全设施不分等级养护资质,港口与航道、水利水电、市政公用、建筑、公路、机电工程施工总承包及地基基础、公路路基、公路路面、公路安全设施、公路机电工程、钢结构工程、环保工程、特种工程等专业承包各类资质共22项,是一家集养护作业、土建施工、材料销售、引进应用“四新”技术并推广、咨询设计及研发、监测检测等多个领域和专业于一身的交通养护全生态链科技企业。

具体方向: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交通工程、土木工程(智能交通方向)等

详情请扫码查看

10、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简介: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路桥集团)创立于1953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属重点国有大型企业,具有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公路行业设计甲级,市政行业设计甲级等多项行业高等级资质。经过70余年的创业创新,形成了项目投资、工程设计、施工建设、科技研发、试验检测、运营维护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并拓展了城市开发、产业投资、数字经济、供应链管理、资产运营、矿产资源开发、新材料研发及生产等多元化业务,业务遍布全国二十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进军南亚、东南亚、南美及中东等多个海外市场。

具体方向: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

详情请扫码查看

11、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简介: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交设)是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直属企业,拥有 60 多年发展历史和技术积淀,是广西唯一具备公路、水运全行业甲级勘察设计资质的工程咨询企业,主要从事工程咨询与工程勘察设计、试验检测业务,涵盖综合交通、城乡建设、试验检测、生态环保、能源水利、安全、工程总承包、数字交通等多个板块,能够为客户提供集规划、咨询、勘察、设计、检测、科研、项目管理在内的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

具体方向:视觉分析

详情请扫码查看

12、广西交科集团

简介: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于1984年经国家科委(现科学技术部)批准成立,是集“科研、设计、咨询、施工、检测、信息化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服务领域包括“提供交通和各领域全过程技术服务、提供各领域信息化智慧化数字化解决方案、新材料新产品研发与生产、新兴产业技术定制服务、高精尖科研技术攻关服务”等,呈现出“人才团队领先、科技创新力强、成果转化力好、全过程解决方案优”等特点,致力于“为建设交通强国及各领域贡献智慧解决方案”。

人才团队领先。科研实力雄厚,人才团队云集,组建信息化软硬件研发、勘察设计、技术咨询、新材料新产品研发及生产等人才团队50余支;培养了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省部级以上专家50余人,已成为广西交通行业人才小高地。

具体方向:图像检测、大模型研发、数据挖掘

详情请扫码查看

13、广西电网公司

简介:广西电网公司是南方电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要负责广西电网的电力建设、生产经营、电力购销、电力交易与调度、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等相关业务,承担着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优质电力保障的重任。广西电网位于南方电网中部,是西电东送的重要电压支撑和电源补充基地,南方电网“八交十直”主通道过境广西,最大送电能力超过5800万千瓦。截至2023年底,广西电网公司供电服务面积23.76万平方公里,供电客户数2243.9万户。连续十一年在广西公共服务行业满意度排名中蝉联第一,列“2023广西企业100强”第3位,连续14次被评为“广西优秀企业”,荣获自治区主席质量奖。

具体方向: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网络安全

详情请扫码查看

14、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

简介: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成立于1990年8月31日,是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分支机构,负责南宁市五县七区约730万人口的电力供应服务,供电面积超2万平方公里。企业负责人为张鸿,员工人数为2670人(2023年)。注册地址位于南宁市江南区星光大道43号,经营范围涵盖电力供应、设备维修、充电设施建设等业务领域。截至2023年,拥有千余项专利技术,曾获全国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等多项国家级荣誉。2025年发布涉及储能技术、信息专业设计等多个领域的采购信息 。

具体方向:电力人工智能算法

详情请扫码查看

15、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供电局

简介: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供电局成立于1983年6月30日,是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分公司,负责柳州地区的电力输送供应、电力物资销售及电力技术咨询服务。企业注册地址位于柳州市海关路23号,2023年参保人数达1513人,持有418项电力领域专利。当前负责人为秦健忠。主营业务涵盖电力物资销售、电力设备租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运营等,服务范围覆盖柳州5区5县。截至2025年,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累计超过2160次,年采购金额逾亿元。

具体方向:智能机器人、数据挖掘

详情请扫码查看